據報道,中國有意歸化巴西足球運動員埃爾克森和高拉特,讓他們加入中國籍,進入國家隊,助力中國沖擊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兩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此都表達了積極的態度。
此事一出立刻分化了輿論場。很多人無法接受國家隊出現外國面孔,支持者則翻出漢唐的老黃歷,指出番兵番將古已有之,更可況歸化球員在很多國家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人們對這件事的反應折射了中國足球的種種怪現狀。
誠然,中國在歷史上吸納了來自多方的文明與基因,成為文明與種族的熔爐,但自清代海禁以來的中國則更多地表現出唯我獨尊的封閉屬性。五四以來,情況有好轉,但在內心深仍然有“華夷之辨”的印記。這算歷史的遺產,無可否非。
有趣的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原本是英國籍的李可和原本是挪威籍的侯永永都已經完成了歸化手續,兩人盡管出生在海外,但母親都來自中國。球迷圈內迅速接納了這兩個有著華人面孔的歸化球員,并順利成章地認為他倆應該在下一屆國足中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見,對埃爾克森和高拉特入籍持反對意見的人,并非反對歸化本身,而是一時無法接受不會漢語,不懂中國文化,沒有中國血緣的歸化球員擠占了原本屬于中國球員的位置。
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是,中國足球或者說中國體育管理者在快出成績,出好成績的重壓之下,不得以拿起國際范例做“擋箭牌”,實則是為了抄近道,走捷徑。
恰逢有國內資本出于種種目的,樂于為歸化球員提供高額薪金,促使其來華效力。世界杯一過,再改回巴西籍,誰說的準呢?說白了就是雇傭兵。這種模式是很多人反對歸化這兩名巴西球員的根本原因。
日本足球在90年代騰飛時也搞過歸化球員,那是在國內青訓完善基礎上的錦上添花,引發的是鯰魚效應,從此日本足球走上了良性發展之路。
相比之下,中國足球的青訓卻搞得一塌糊涂,前天國青隊剛剛0:2輸給泰國隊,要知道在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初及以前,國家隊雖然只能算亞洲二流,但國奧、國青和國少的水平可謂亞洲一流,在世界賽場上都偶有閃光。
反思這25年的足球職業化道路,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球員們錢包鼓了,脾氣漲了,球技降了,國家榮譽感蕩然無存。在國家隊一盤散沙,出工不出力,回到俱樂部生龍活虎者大有人在。
幾年前金哨瞬間變黑哨,足協官員幾乎全鍋端爆出腐敗窩案,就是中國足球內在危機的一個有力表征。
這些年大量地產熱錢涌入中國足球圈,海外過氣球員和教練來華薪水立刻翻幾倍。“人傻,錢多,速來”的段子傳了十多年,今天依舊適用,“人還傻,錢更多,隨時來”。
其實,中國球迷對中國足球癡心不改,早已接受了亞洲三流的境地。有點像母親對親兒,總覺得他會好起來,浪子回頭,洗心革面。球迷不急,球員不急,管足球的很著急。
懂球的都會認同這一點,中國足球要發生質的改變,就必須按照足球運動發展規律辦事,要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氛圍,形成制度約束,引導資本規范有序參與。鄧公早就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但幾十年來,我們的足球都是從金錢抓起。現在更荒唐了,一個金主主導了一個國家的足球發展的方向,從選教練,選球員,再到歸化球員交給資本家買單。表面上中國足球省了錢,走了捷徑。其實不搞青訓,搞歸化,是走了彎路,開了倒車。
資本的邏輯都是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利益最大化。恰恰一國的足球需要臥薪嘗膽,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見效。這些都是資本家等不及的,不愿意做的。能買幾個雇傭兵來的,立刻見效,何苦投入幾十年呢?你覺得商人真的是為中國足球無私奉獻嗎?
如果真為中國足球好,請這位老板帶上你的錢,遠離中國足球。感謝你帶給一座城市的一個個俱樂部層面的亞洲冠軍,但人們也不會忘記在這些年以該亞洲冠軍俱樂部為班底的國足在亞洲賽場上的不知羞恥的表現。
我們不需要里皮,因為我們的水平還不需要那么高水平的名帥,我們的足協也請不起。我們也不需要高拉特們,沒有超高的經濟回報他們絕不會來華,他們對人民幣的認同遠高于對人民的認同,中國國籍絕不是你們配合一兩位中國商人謀取私利和搞足球投機的道具。
什么時候中國孩子不再昏昏欲睡地被塞到輔導班里,而是生龍活虎地奔向球場,去享受足球的快樂,什么時候中國足球才真有崛起的希望。